多式联运是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的现代运输方式,是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有效的运输方式,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发展,多式联运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众多相关的鼓励和支持措施。为了更有效的对接一带一路,需要制定有效的城市多式联运发展战略。多式联运系统规划内容如下:
1.联运通道:根据区域一体化规划及国家一带一路多式联运体系布局,规划设计城市多式联运及一带一路物流通道的数量和走向。
2.联运平台:根据多式联运通道规划,确定城市多式联运网络需要的联运平台的数量、地点和建设规模以及在联运网络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国家枢纽,区域中转枢纽,内陆港,城市商贸枢纽等)。
3.平台布局:按照现代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理念,对以港口、航空港、国际陆港为核心的多式联运平台的服务功能进行规划设计,确定围绕联运平台所需要的配套服务和产业集群。
城市物流集群包括国家物流枢纽、航空港城、内陆港(国际陆港)、综合保税区、物流园区,物流产业集聚区等物流设施,是物流相关企业,包括企业的物流部门、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分销公司和货运公司的地理集聚地,服务于众多制造商、零售商和分销商。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及5G技术的发展,物流集群在区域和城市经济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物流集群的建设规划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进行全方位的顶层分析并作出科学和详细的规划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配送系统:规划设计城市物流配送模式,包括集约化配送模式,最后一公里配送系统等方面,通过线下与线上融合联动,为工业企业、电商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等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
2.设施布局:规划城市需要的基础设施数量、服务等级、地理布局和建设规模、中心城区停车及装卸区等基础设施。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统筹安排城市功能和用地布局。
3.管理政策:制定可持续城市物流发展计划,包含城市物流战略及详细的行动计划,以及基于大数据支撑的管理、决策、服务一体化管理体系。
物流节点是物流网络中连接物流线路的结节之处,是进行物资中转、集散和储运的场所,包括港口、机场、铁路货运站、内陆港,公路枢纽、以及现代物流园区及物流(配送)中心等。而物流枢纽则以港口、铁路枢纽、机场为支点,作为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物流枢纽节点规划内容如下:
1.物流枢纽:以港口、铁路枢纽、机场为核心,集中实现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的物流集群,作为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的作用。
2.内陆港:以铁路集装箱货运站为核心构建的集多式联运、物流配送、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物流集群,是内陆城市连接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门户设施,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3.航空港城:以机场为空间中心和功能中心构建的物流集群,整合人流、物流以及与航空产业相关的商务金融、休闲娱乐,生产制造等产业,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新城市型态 。
4.智慧系统:根据智慧城市物流的理念,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全面而广泛的应用到物流领域,规划设计智慧物流系统需要采用的技术和功能,包括建设信息共享、全程可视、智能可控的货运云平台。
1.发展定位:根据需求分析,确定物流枢纽节点在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的作用,包括门户枢纽、内陆港、物流枢纽、区域及城市物流园区等方面,分析确定物流枢纽节点的物流战略定位及在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2.功能布局:根据物流枢纽节点战略定位及服务要求,规划设计全面又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功能,最好满足城市对外贸易城市配送、货运服务、多式联运及口岸和保税物流服务迅速增长要求。
随着国家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自由贸易区在各地的推广设立,对口岸和保税物流设施的需求迅速增长。因此,需要对城市及区域国际贸易物流需求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科学合理规划口岸及保税物流设施。
1.口岸作业区:口岸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门户,需要设立具有口岸报关报检、边防检查、检验检疫等机构和场所,口岸通行需要安全便利、口岸治理必须规范高效。
2.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包括设立在内陆地区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口岸的功能于一体。
3.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集中办理进出境货物、物品进出、装卸、储存、集拼等海关监管业务的场所,包括:综合货运码头、陆路边境口岸,快件,国际邮件,边民互市贸易等监管场所,以及保税物流中心等。
1.发展定位规划:根据区域物流需求特点、要求以及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依据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确定企业物流体系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根据市场需要,确定物流体系的盈利模式以及相应的投融资机制。
2.业务内容规划:主要根据企业拥有的条件和潜在的市场,确定选择多式联运、电商冷链、城市配送、整车零担、大宗散货、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内容,确定需要的技术设备,并设计详细可操作的运作方案。
3.网络布局规划:根据企业业务和市场发展定位,规划所需要的物流节点和主要线路,并确定需要的基础设施,以及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方式。
4.组织管理规划:研究物流产业营运和管理机制,设计规划实现物流发展战略需要的组织管理机构以及管理和业务流程,实现专业化经营。在此基础上,制定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制定IT发展战略。
5.运输系统规划:通过成本/收益分析,设计先进合理的车辆配置,装卸方法以及运输路线,尽可能采用多式联运方式,运用国家对多式联运的鼓励政策,发挥多式联运优势,最大化降低运输成本。
物流正日益成为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降低成本的有力手段,在信息技术主导的全球供应链时代,改善物流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无论是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制造企业,都需要采用最新的理念,改变经营管理模式,精心规划流程、结构和布局,重新制定发展战略,优化资源的使用,消除供应链中的浪费和成本,以适应未来市场要求的不断变化。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3.空间规划: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和商业布局规划、现有物流节点的建设发展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案,包括概念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4. 开发管理:确定最佳的投资方案与开发机制,包括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投资计划、投融资模式、以及项目建成后的管理模式,实现用有限的资金,获取最大收益的发展战略。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配送中心通过线下与线上融合联动,为工业企业、电商企业、销售企业、物流企业等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因此需要仔细规划和设计仓库设施的各个方面,在优化仓库空间的同时尽可能采用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等先进仓库技术和管理方法,最大限度地改进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并降低仓库运作成本。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1.空间规划:主要是仓库内部功能区域规划以及外部装卸平台,车辆流线规划等。目的是充分利用可用空间,以确保仓库区域得到最有效利用。
2.设施规划:通过在预算、收益、灵活性和风险之间的平衡分析,确定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包括存储、分拣、搬运、装卸设施,尽可能采用自动化信息化设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3.运作模式:包括作业流程、管理流程以及相应的组织结构,特别是订单、仓储与配送一体化管理体系和流程的设计规划。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迅速推广和应用,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已逐渐不能满足市场用户的需要,物流行业已经开启了智能化新时代。智慧物流不仅能提升生产效率,还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传统物流模式不能解决的问题,最大限度满足智慧化生产和现代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智慧物流系统规划对象包括智慧物流园区,自动化仓储中心,云仓储信息平台,无车承运人信息平台,以及数字化货运平台等,主要规划内容如下:
1.服务功能规划:对服务对象实施智慧化要发挥的作用,发展的理念和思路,主要的服务功能,服务模式等进行规划设计。
2.管理流程设计:对智慧化需要的组织结构,管理及业务流程,包括相关上下游智慧产业链的协作流程,实施的计划和步骤等进行规划设计。
3.设施设备规划:包括数据采集设备,监控设备,仓库自动化设备,软件算法,互联网系统设备以及人工智能设备。
随物流信息平台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自动化技术全面而广泛的应用到物流领域,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全面监控和管理物流业务,实现供应链的完全可视化,同时创造出新的物流服务模式。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1.无车承运人平台:无车承运人模式通过建立信息平台,整合社会物流资源,实现货运需求与物流服务的精准对接,最好满足企业物流服务需要。同时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物流成本。
2.数字化货运平台:UBER数字货运匹配模式。基于应用程序,使卡车司机与希望将货物运送到相应目的地的用户进行自动优化匹配,采用投标竞价模式确定最优价格,允许用户从任何地方轻松跟踪其卡车或货物,实现透明化管理。
3.企业物流控制塔:基于物流运作的实时数据分析,通过创建注重透明可见的物流生态系统,获得有关如何更好地管理物流的数据支持,为企业提供决策和行动依据,以进行协作和更好地制定决策,减少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在全球贸易竞争时代,为了实现尽可能高的效率,改善制造企业物流效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现代化的工厂需要精心规划流程,结构和布局,需要应用系统思考和精益设计方法,优化资源的使用,建立理想的工作系统并改善整体组织结构,目的是帮助企业消除供应链中的浪费和成本,提高市场响应能力。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工厂物流规划:包括车间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物料处理,流动线路和作业流程的设计与优化,搬运和传送设备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工厂物流管理系统。
2.分销网络设计:根据企业销售市场的分布,规划设计销售网络,合理布局仓储设施和销售网点,实现以最低成本提供最佳销售物流服务的目的。
3.运输配送规划:根据产品特点以及销售要求,设计先进合理的装卸方法以及车辆调度管理系统,以及物流运作模式设计(自营与外包等)。
需要专业化处理的货物包括大宗散货(粮食、煤炭、钢材等)、危化品、电商快递、冷链等方面,涉及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关系到交通系统的通畅、社会环境的安全,甚至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社会消费。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需要在互联网+物流的新发展环境下,对专业化物流进行系统有效的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如下:
1.电商物流:围绕电商产业发展,规划设计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一体化的运作体系,形成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物流产业生态圈。
2.冷链物流:规划设计冷链物流中心,冷链物流园区,以及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3.危化品物流:为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放射性等危化品为服务对象,根据国家现行政策,设计规划集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危化品物流服务。
4.散货物流:为大宗散货设计自动化,信息化的装卸,存储和中转物流体系,特别是尽可能使用集装箱运输技术,提供专业的散货物流服务。